2017年和2018年,應該算是中國玩具企業發展比較艱難的兩年,一方麵國際玩具市場的出口門檻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麵則是我國的“二胎”政策自開放以來並未引發生社會育熱潮,玩具消費低於企業預期,但無論如何,中國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玩具銷售國。據玩具研發公司 了解,2017年中國玩具市場銷售額達110.12億美元,增長率7.4%,兩倍於全球的平均增速,且兒童平均玩具消費額不足美國的1/8,可探索空間依舊很大。
玩具反鬥城破產清算致全球市場低迷,海外玩具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國內巨頭深耕本土文化有望保持競爭力。從已披露2018H1財報(即2018年上半年財報)的 12家海外玩具企業和8家主板上市玩具公司來看,多數企業歸母淨利潤呈負增長。海外方麵,雖然5大海外玩具巨頭在全球增長緩慢或衰退,但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顯著,其中,樂高與孩之寶2017年在全球市場銷售額同比分別為-1.5%、2.6%,但兩者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高達25%、33%。國內方麵,本土文化仍在為國內企業保駕護航。2018年H1多數玩具上市企業歸母淨利潤呈現下降狀態,其中姚記撲克受益於中國棋牌文化拓展線上棋牌類休閑遊戲,2018H1歸母淨利潤4442萬元,同比增長24.39%。
新三板玩具板塊出口業務占比較大,受外匯的波動影響較大。根據13家披露地區收入占比的新三板企業數據來看,其平均海外營收占比61.03%。2018年玩具反鬥城破產清算等因素導致玩具出口業務承壓,對新三板玩具企業整體利潤影響較大。已披露2018H1財報的22家玩具企業2018年H1實現總營業收入14億元、總歸母淨利潤9300.82萬元,平均營業收入6365.06萬元、同比增長4.49%,平均歸母淨利潤422.76萬元、同比下降15.94%。
一級市場上,IP動漫玩具受資本寵愛,結合STEAM教育的智能玩具與玩具租賃風起。2018年H1,我國玩具行業發生投融資事件15起,其中IP動漫玩具融資次數最多為6次,平均融資2600萬元;其次是結合STEAM教育的智能玩具與玩具租賃/共享,分別融資3次,平均融資額分別為630萬元、6626萬元。
縱觀2018年H1玩具市場情況,雖然行業整體性機會較小,但中國玩具市場成長性相對較強,部分細分領域存在局部成長機會。而綜合一級市場的趨向以及國際上優質玩具企業的發展方向, IP授權玩具、教育玩具是未來玩具企業中短期可以突圍的細分賽道之一。而專注中國本土文化,深耕並開發具有文化特色的產品是也將成為我國玩具企業的突圍路徑之一。